2024中国沉香产业发展报告 || 沉香的历史
沉香 ,又称沉水香、水沉、蜜香等,梵语称为阿迦嚧香。中国早在5000年前就有使用香料的历史,如屈原在《离骚》中提到的白芷等香料。随着丝绸之路的打通和海上交通的发展,一些边远地区盛产的香料得以进入中原文化发达地区,沉香文化也随之融入中国香文化。
据东晋刘歆的《西京杂记》记载 ,西汉宫廷贺礼中就有“沉香木 ”的称谓,而东汉的《异物志》 中则有“木蜜 ”的称谓 。沉香在汉代进入宫廷并成为香中极品 ,主要是因为它产自中国南方边远地区 ,且数量稀少。
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香文化已经进入成熟期,香料入药的记载也很多。沉香不仅是香文化中的奢侈品,还是珍贵的中药材。在中国历史上,沉香经历了由盛及衰的过程,始于秦汉时期,兴盛于唐、宋、明,延续到清,民国时期出现断层,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古时候 ,沉香的采集完全依赖于采香客进入原始森林寻找和采割。据记载,宋、明、清三代,大量的海南沉香通过各种途径运往中原。在《琼黎风俗图》 中,以采沉香为业的人被称为“香仔”,他们通常数十人一起上山采香,并在山谷间搭建巢穴长期驻扎。由于沉香结于根、干、枝等部位,外观上并不可见,因此寻找沉香是一项技术活。香仔通过用斧头敲击沉香树的根部来听声音,如果声音沉闷,可能就意味着有沉香。他们会用斧头砍一道口子,取出里面的沉香,这种采香方式需要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完全依赖于香仔灵敏的耳朵和精准的判断力。这种只可意会的采香方式提高了采香的入职门槛,只有具备丰富经验和敏锐感知能力的人才能胜任。
明末时期 ,人们发现可以通过人为破坏沉香树的方式来促使其结香,因此开始了沉香树的人工移植和种植。从那时起,人们开始用烧红的铁钎在沉香树上钻 孔,以破坏其组织,促使其结香。国内沉香以产区的品质高低为排列依据,依次为海南沉香、莞香、惠州沉香、广西沉香、云南沉香。海南沉香香气甘甜灵动, 优雅纯正,清透厚郁,香远益清,层次分明,留香持久。清闻香木时,清凉的木质香调中透出丝丝凉甜花香,袅袅清氛从香木中弥散游离。熏香时,香气层次丰富,爆发力十足,前调清越气凉,中段香甜持久,尾调乳香不焦,透鼻、开窍、生津 ,使人心境澄澈 ,妙不可言 。海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出油脂含量高 、香味浓郁独特 、 品质极高的沉香 。海南沉香馨香沁甜 ,清幽馥郁, 历代文人对其记述不吝笔墨 ,推崇有加。
免费赠阅
END

基地风采
brand int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