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全国服务热线:18876530898

联系我们

选择永发

选择永发

    ☆ 签合同保证成活率

    ☆ 100%签合同交易(有范本)

    ☆ 技术跟进实地指导

    ☆ 保证质量 保证品种 保证数量

    ☆ 永久售后技术服务和反收购

    ☆ 营业执照 ☆ 公司账号

    ☆ 客户反馈 ☆ 相关证明

    ☆ 基地地图 ☆ 交通指引

2024中国沉香产业发展报告 || 沉香的文化
2025-02-22 17:10

起初 ,香的主要功能是原始祭祀,用来表达人们对天地的敬仰。《诗经 · ·维清》记载:“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迄用有成,维周之祯。”就是,讲述的是周文王受命而祭天,熏香而出其烟。

沉香作为“沉檀龙麝 ”四大名香之首,一直被誉为“香中之王”。从朝廷到公卿、文人、僧人,都青睐沉香,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沉香文化,在历史典籍中都有记载和描述。在古代提到沉香的文献中,最早的文献是东汉杨孚的《交州异物志》,书中写道:“蜜香,欲取先断其根,经年后,外皮烂,中心及节黑,放水即沉,谓之沉香。”

 

 

一、秦汉时期

2000 年前的汉代是中国香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汉武帝时期,丝绸之路开辟,异国香料经西域纷纷涌入,香料极其丰富,西南和岭南地区的统一,便利了香料由南方湿热地区向北方运输。宫廷用香成为宫廷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室 及各地王族的用香风气长盛不衰,香具也极为精美。汉代生活用香非常全面,如熏衣服、熏被服、宴饮熏香、出游熏香等。

《博物志 · 卷二 ·异产》记载了汉武帝时期西域小国朝贡献香的故事。汉武帝时,西域弱水国有人乘毛车过弱水进香,皇帝说是常香,非中国之所乏,不礼其使。留久之,帝幸上林苑,西使千乘舆闻,奏其香。帝取之看,大如鸾卵,三 ,类似枣。帝不悦,以付外库。后长安大疫,宫中皆疫病。帝不举乐,西使乞,请烧所贡香一枚以辟疫气。皇帝不得已,听之,宫中病者登日并瘥。长安中百里咸闻香气,芳积九十余日,香犹不歇。帝乃厚礼发遣饯送。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 ,天下处于分裂状态,文化朝着多元化的方向演进。随着香料大量涌现,开始普遍应用于“合香”。但在这个时期,香多为达官贵人享用之物,平民百姓难以接触到。当时的地方志中有不少关于沉香的记载,如《南州异物志》《南方草木状》等早期地方志中开始有了药用沉香的记载。当时的名医大家陶弘景也是一位制香高手,他常常使用沉香及其他合香作为药材来治病救人。在东晋时期,海上交通逐步构建起来,致使进入中原的外来香药品种  开始增多。伴随宗教学派迅速崛起及文化的进步,一些文人的精妙领悟与情思让  香的内涵变得更为丰富,咏香的作品明显增多。在众多与香熏相关的文学作品里  都提及了沉香,像曹丕、曹植所著的《迷迭香赋》,傅咸、成公绥的《芸香赋》,等等。到了后期,香学的专门著作也应运而生,如南朝的范晔著有《和香方》,在其自序中记载了有关各种香料特点及使用时注意事项的阐述:麝本多忌,过度就有害。沉实容易调和,满一斤也无妨。零藿干燥虚浮,詹唐黏腻潮湿。

三、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时期是用香鼎盛的时期,随着海上贸易的繁盛,每年都会有大量的香料通过海运进口(古代称这些以运输香料为主的船舶为“香舶),广州也成为我国最大的香料集散地。在《鉴真和尚东征传》中记载,天宝年间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聚如山,舶深六七丈”。隋唐时期香料在建筑上的使用除了椒泥涂壁,最负盛名当属杨国忠的四香阁。据  《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国忠又用沉香为阁,檀香为柱,以麝香、乳香筛土和为泥饰壁。每于春时,木芍药盛开之际,聚宾客于此阁上赏花焉,禁中沉香之,远不侔此壮丽也。”“禁中沉香之亭”是李白《清平调 · 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中提到的“沉香亭”。隋唐时期的文人阶层普遍用香、喜香、品香,古人品香一定少不了吟诗留下了不少佳句,如李白《清平乐 ·画堂晨起》“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李贺《神弦》“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冬冬”,王维《饭覆釜山僧》“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

四、宋元时期

香文化到宋朝时, 已经积累了深厚的底蕴。据记载,宋代人最爱用香,《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一家“刘家上色沉檀拣香”铺子。吴自牧在《梦粱录》中以“烧香点茶,挂画插花”概括了宋代文人的“四大雅事”。用香不再是达官贵人的专利,真正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中,甚至还出现了专门全职从事香事的职业香人,比如南宋杭州酒楼上就有专门的“香婆”,随时准备为客人贡香。宋元时期,香料贸易量占据对外商业之首。“燕居焚香”指的就是宋人闲居时烧香的生活趣味。元符元年(1098年)二月二十是苏辙六十岁生日,哥哥苏轼送给胞弟一块海南沉香山子,并以灿若披锦的文笔,写了一篇《沉香山子赋》作为贺礼:“古者以芸  为香,以兰为芬,以郁鬯为祼,以脂萧为焚,以椒为涂,以蕙为薰。杜衡带屈, 菖蒲荐文。麝多忌而本膻,苏合若芗而实荤。嗟吾知之几何,为六入之所分。方根尘之起灭,常颠倒其天君。每求似于仿佛,或鼻劳而妄闻。独沉水为近正,可  以配 卜而并云。矧儋崖之异产,实超然而不群。既金坚而玉润,亦鹤骨而龙筋。惟膏液之内足,故把握而兼斤。顾占城之枯朽,宜爨釜而燎蚊。宛彼小山,巉然可欣。如太华之倚天,象小孤之插云。往寿子之生朝,以写我之老勤。子方面壁以终日,岂亦归田而自耘。幸置此于几席,养幽芳于悦帉。无一往之发烈,有无穷之氤氲。盖非独以饮东坡之寿,亦所以食黎人之芹也。”宋代才女李清照也写过与沉香相关的韵味十足的诗词,如《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  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宋代时期流行的隔火香薰其扩香能力将沉香的气味特点发挥到极致 。宋徽宗赵佶所绘的《听琴图》,画中古琴旁摆放的就是香 。苏轼在《翻香令》 中写道:
“惜香更把宝钗翻 。重闻处 ,余熏在 。这一番 、气味胜从前。”

 
以上内容摘自《2024中国沉香产业发展报告 》
永发沉香客户欢迎与我们公司联系

免费赠阅

 

 

 

END

 

 

 

 

福建省永发沉香合作社,打造专业科学林业种植品牌!沉香种植基地: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东平镇店上村

办公地址:泉州市永春县东平镇冷水村7号(村主道路旁) 联系手机:18876530898 咨询热线:0595-23707439 版权所有:福建永发沉香开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