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全国服务热线:18876530898

联系我们

选择永发

选择永发

    ☆ 签合同保证成活率

    ☆ 100%签合同交易(有范本)

    ☆ 技术跟进实地指导

    ☆ 保证质量 保证品种 保证数量

    ☆ 永久售后技术服务和反收购

    ☆ 营业执照 ☆ 公司账号

    ☆ 客户反馈 ☆ 相关证明

    ☆ 基地地图 ☆ 交通指引

丁谓与《天香传》里沉香的故事经历
2016-02-19 17:55

  
  [摘 要]自古人物因事物而鲜活,物品因人而多富灵性,沉香与丁谓就有着很深的关系。丁谓是一个才华横溢、性格复杂的人物,后世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丁谓在被贬崖州时期所作《天香传》成为研究中医药用沉香不可或缺的文献。《天香传》的问世与丁谓一生的经历密不可分,丁谓因此成为了对沉香进行评鉴和为海南沉香立传的第一人。


  丁谓(966―1037年),字谓之,北宋长洲(今苏州)人,主要政治活动在宋真宗时期,历官工、刑、兵三部尚书等,两度拜为宰相,封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乾兴元年(1022),受“雷允恭擅移皇陵案”牵连,被罢相贬为崖州司户参军,后迁移雷州、道州、光州。明道年间获赦,景·四年卒于光州,终年72岁。


  关于丁谓撰写《天香传》的时间,据《东轩笔录》卷三记载:“丁晋公至朱崖……又作天香传,叙海南诸香”,而丁谓也在《天香传》文自述:“上圣即政之六月,授诏罢相……寻遣海南。……素闻海南出香至多,始命市之于闾里间,十无一有假。”从中我们可以确定《天香传》是丁谓在宋仁宗乾兴元年(1022)至天圣三年(1025)间流放崖州(在今海南岛)司户参军时所作。
 


  一、海南沉香


  沉香是珍贵的香料与药材。《辞海》说沉香亦称“伽南香”、“奇南香”,是一种常绿的乔木树种,叶革质,卵形,有光泽,春季开花,花白色,产于印度、泰国、越南、中国海南沿海等地。这些地方产的沉香品质不一,《四库全书》中香学典籍《香乘》中记载越南沉香品质不如柬埔寨,柬埔寨的不如海南黎族人聚居的黎母山,海南沉香可谓冠绝天下。


  海南古时被称为香洲,盛产名香。海南沉香古称琼脂,从历史记栽来看,海南岛产香记录最早可追溯晋时任《述异记》云:“香洲在朱崖郡,洲中出异香,往往不知名,千年松香闻十里,亦谓之十里香也。”。沉香品种繁多,而能沉水者,油脂厚者,为上品。《桂海虞衡志?志香》说:“沉水香,上品出海南黎峒。一名土沉香……环岛皆有之,又以出万安(今万宁市)者最佳……香尤籍蕴丰美……焚少许,氛翳弥室。”历史上海南出产的沉香集千百年天地之灵气,品质上乘,即使是“至轻薄如纸者,入水亦沉”,而且香气清婉,焚燃少许,芳香便弥漫满室,而且燃到最后,仍没有焦味。所以海南香价价值连城,“一两之值与百金”,成为海南岛上的宝贝。海南沉香从唐朝开始就成为朝廷的贡品。在宋代,沉香被喻为“香中之王”,香文化也发展到了顶峰,“香”已经广泛融入社会生活中。


  1023年丁谓被贬为崖州司户,在此后的三年中他亲身接触和深入了解了海南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尤其是海南沉香,从此对沉香推崇备至,人为海南沉香以黎母山最优,“甲于天下”。他在通盘了解海南沉香的基础上撰写了《天香传》,被收录于《四库全书》的《陈氏香谱》中,流传至今,具有相当的文献价值。


  二、《天香传》的成书背景


  丁谓作《天香传》与他丰富而又独特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丁谓早年任福建转运使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制作贡茶的经验;后步步高升,久位居庙堂之高,伴君左右,博闻强识,并且通晓宫中用香礼仪;丁谓晚年在政治上失势,被贬至今海南三亚,居江湖之远,却因身处产香之地,繁华落尽,潜心研究,终成《天香传》,成就“天国之香”。


  第一,制作贡茶,开启对香的认识


  丁谓人生中首次与香结缘,始自担任福建转运使制作贡茶。丁谓从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至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任福建转运使督造北苑贡茶,贡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宋朝非常注重贡茶的制造。丁谓任福建转运使期间,潜心研究贡茶,其任内其创制的大龙凤团茶远近闻名,这与后来蔡襄创制的小龙凤团茶,共同促进了制茶技术的进步,两人因此中国贡茶史上被称为“前丁后蔡”。丁谓在总结北苑茶制作经验的基础上,写了《北苑茶录》(又称《建安茶录》,现已遗失,只能在其他人的着名中窥见一斑),他督办北苑贡茶时做所的与茶有关的诗现存五首(《咏茶》、《茶》、《以诗送宣赐进奉红绡封龙字茶与琏禅师》、《煎茶》和《北苑焙新茶并序》)。这些着作和诗中描写了北苑贡茶采摘、焙制、包装、运输、上贡、品尝的情景,赞美它为福建增添光彩的“天产”。丁谓的茶书与茶诗是研究中国宋代贡茶及茶史、茶学、茶文化极珍贵的史料。不管世人如何评价丁谓本人,名相也好,佞臣也罢。但是在茶史上,提及北苑贡茶,丁谓功不可没,其后他为海南沉香所谓的贡献也是如此。


  福建北苑贡茶的最大特色在于用香,即将香加入茶中,另具一番滋味。据记载,宋代龙凤团饼茶的加工非常精致,饼茶中添加麝香、龙脑等香料。正如蔡襄所云:“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合膏,欲助其香”。丁谓作为福建转运使,在长达五年的任内因制作贡茶而对相关的香药知识熟捻于心。这点我们可以在他的茶诗中窥测一二,如《北苑焙新茶并序》:“细香胜却麝,浅色过于筠”,而且丁谓对于茶与香之间的比例拿捏得当,如“轻微缘入麝”,指的是贡茶中入香的份量不能过多,茶与香比例协调方能相得益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茶中加香这一吃法在宋朝非常流行,具有理气保健的作用,当时宋朝很多权贵采用这种吃法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显身份高贵,与众不同,其实在茶中加入过度的香反而会失去茶本身的味道。所以,宋朝之后很多人评价“权贵吃贡茶主要是吃气派,并不是吃味道”。宋代日常饮食中加入香药,不论在贵族或平民的生活之中,都很常见,而龙脑,麝香,檀香,沉香,龙涎等都可入茶。宋代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香药,加上丁谓在福建任内制作贡茶的经验,开启其对香的认识与使用,为晚年撰写《天香传》奠定基础。


  第二,久居庙堂,熟稔用香之道


  宋代是中国道教的一个繁荣时期,皇帝大臣对道教大力支持。1008年宋真宗与宰相王钦若为掩盖澶渊之盟的“屈辱”,伪造“天书”下降,并大张旗鼓到泰山封禅,大肆兴建道观,道教由此盛行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实质是宋朝统治者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借谶纬预言来神化自己,粉饰太平而已。而世界五大宗教都将沉香作为一种稀世圣物来供奉和对待,沉香在宗教世界里的神圣的地位决定了宋朝的香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在道教教义中,沉香被认为是能通“天、地、人”三界的神圣之树。人界指的是现实生活的人间。天界是指传说中得道成仙的人居住的地方,凡人是没有资格踏入此地,除非修道成仙,这是人人向往的地方。地界是指阴曹地府,一般人死后的归属。芸芸众生居住在人间,凡身肉胎是无法穿越三界,尤其是到达天界的,但是沉香却是可以通三界的灵树。而且沉香树是生死循环,没有生命的终点的,在活着时为沉香树,死后经过数十数百载后不腐朽的部分最终形成沉香,这不是结束而是重生,沉香的一生通达三界,超越了生死,因此被道教尊为圣物。在道教的驱邪、降魔仪式上都要供奉沉香,且需用铜制器皿盛放沉香,终日燃烧,烟气正象征着天地之气,“氤氲缭绕”。在道教养生教义中,沉香是修行必备之物,能帮助人们增长灵性。而宋真宗也认为只有焚烧沉香和乳香才能把人的虔诚祈福顺利上达天庭,因此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宋代的香文化也达到了顶峰。丁谓位居宰相一职长达七年,常年陪伴君王左右,深入宫廷生活,熟知许多宫中很多外界所不知的香药知识,且亲眼目睹到皇室贵胄用香的情形。


  宋真宗因崇道而闻名与史册,无论是朝廷用香还是香药贸易和朝贡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天香传》中描写了宋真宗时期朝廷用香的情景,如宋真宗做道场行斋醮科仪时大量用沉香,乳香与龙脑等香的情景,此外还有真宗赐香以示皇恩浩荡的情景。宋朝是中国香文化发展史上鼎盛时期,又因当时的造船技术发达,海上贸易频繁,出现了专门运输香料的船舶,称为“香舶”,以致香料占进出口量的首位。据林天蔚《宋代香药贸易史》统计,宋代各国香药朝贡次数共为215次,仅真宗一朝便有43次之多,正是宋代香药朝贡最盛时期。丁谓是真宗朝的宠臣,常常伴君左右,参与国家重要仪礼,受皇帝重用且赏赐香药,见识宫中各式用香。因此对宋真宗的天书祥瑞、封禅、建宫观等崇道活动了如指掌,正是这样的经历才造就了《天香传》,也使得他对于各地所产的香的种类与特征能妥切加以分析,而对宋真宗时期朝廷用香的叙述是研究宋代宫廷与道仪用香的重要资料。


  第三,亲临其境,成就天国之香


  乾兴元年(1022)二月宋真宗驾崩,年仅十三岁的仁宗即帝位,皇帝年幼,由刘太后听政,一朝天子一朝臣,丁谓七月份即因“雷允恭山陵事件”而罢相贬官为崖州司户参军。宋代有不杀大臣的祖训,但是崖州即朱崖军,今海南岛崖县,是当时宋代最南端的国土,可真是海角天涯。


  丁谓被贬崖州,从庙堂之高骤然屈居江湖之远,大半生光境已逝,遥思人生,反倒多了几分宁静。初至崖州,从其诗句中“今到崖州事可嗟,梦中常若住京华。程途何啻一万里,户口都无二百家。夜听孤猿啼远树,晓看鹃没乱烟斜。吏人不识中朝礼,麋鹿时时入郡衙”(《到崖州》)可见他心中充满着无限怨言和哀叹。但他很快调整了心态,在政治上备受打击的丁谓在精神上并没有颓废,权位的失势反而造成他在文学与学术方面的成就。丁谓学识颇丰,擅长作诗,被贬后每日作诗题字,笔耕不辍,将近百篇,后收录至《知命集》,而且还用穷尽的他的余生为海南的教育文化事业发光发热。


  南方是中国产香之地,两广,云南,海南岛等都生产优质的沉香,丁谓虽然早就接触沉香,但是未亲临其境。被贬海南岛后,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丁谓对于沉香的一切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撰写天香传,不仅是深得炉香之趣,也是个人用香经验的总结。《天香传》共约2000余字,篇幅不长但是研究价值极大。在文中丁谓叙述了各个朝代用香的历史,尤其是宋朝宋真宗时期用香与赐香情形以及礼节,各个地方沉香的优劣对比及海南沉香优良的原因和对海南沉香进行分类以及评定等方面。


  丁谓在天香传中认为海南沉香以黎母山最佳,因为黎族人不是以沉香为主业,只在冬天采集,最重要的是黎族人不随便砍伐,而是等待自然成香后采集,这正是海南沉香珍贵与质优的原因。丁谓还对海南沉香进行了最早的分类与划分等级,总共“四名二十状”,“名”是对沉香的分级,四名指四种不同品级,“状”则从外观来分类,并分条缕析各种优劣,且从“四名十二状”中,丁谓提出“生香”与“熟香”的分别,这也是历史上首次从沉香生成的方式品评优劣,即自然成香的“熟香”和人为成香的“生香”,并认为熟香优于生香。丁谓因身处于海南岛地利之便,将海南香从气味,外观,生成等方式进行分类与品级,为以后香学家研究和品评沉香奠定了基础。


  三、身后事任人评说


  丁谓被贬崖州后,京城有人传唱:“欲得天下宁,当拔眼中钉。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可见当时在政治上不得人心,广大人民希望将其处之而后快。由于人们更多地从政治上的是非曲直去评价丁谓,因此在史书上我们看到较多的是“奸臣”的定论,而且在《宋史纪事本末》中专门有一卷叫做《丁谓之奸》,可见一斑。但是今天的我们不能用过于苛刻的眼光去看待古人,应该全面客观地评价这位多才多艺的宰相,他在经济史、建筑学、文学等领域的造诣亦非常深厚。而对当时的崖州人来讲,丁谓在此教书育人讲学,对当时文化蛮荒之地的海南人民来说意义重大。他在余生笔耕不辍,挥发自己的文学才赋,大量的文学诗词中描写了当年崖州的景象,为后世研究海南历史文化研究留下了较为重要的文献资料。同时丁谓在崖州能够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安然度过自己的贬谪岁月,这份胸襟和气度也是值得后人品鉴学习的。最重要的是丁谓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加上亲临其境的考察为海南沉香作传,从而使其名扬四海,成为“天国之香”,惠及后世。


  参考文献:
  [1][日]池泽滋子,《丁谓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8。
  [2]唐圭璋编《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1998。

 

福建省永发沉香合作社,打造专业科学林业种植品牌!沉香种植基地: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东平镇店上村

办公地址:泉州市永春县东平镇冷水村7号(村主道路旁) 联系手机:18876530898 咨询热线:0595-23707439 版权所有:福建永发沉香开发公司